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取得中国医学专业学历的外籍人员申请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资格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

时间:2024-06-30 13:36:51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164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取得中国医学专业学历的外籍人员申请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资格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

卫生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外交部 公安部


关于取得中国医学专业学历的外籍人员申请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资格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外办、公安厅(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现就取得中国医学专业学历的外籍人员申请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资格考试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本通知所称中国医学专业学历系指中国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中国全日制普通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二、外籍人员取得上述学历后,若申请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资格考试,还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所学专业符合中国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
(二)取得规定学历后,在中国的医疗机构内,在执业医师指导下接受参加医师资格考试所需的专业训练(以下称“实习”)满一年。
三、外籍人员可申请参加的中国医师资格考试类别为临床、中医、口腔。
四、外籍人员在取得中国医学专业学历后,可以向提供其学历教育的所在高等院校提出实习申请,并填写《外籍人员参加中国医师资格考试实习申请审核表》(见附件)。
提供外籍人员中国医学专业学历教育的高等院校收到申请后,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查。同意后,向申请者发出接受实习通知书。
获准实习的外籍人员应当在指定机构内不间断完成一年期限的实习。
五、接受外籍人员实习的医疗机构必须是提供外籍人员在中国医学专业学历教育的高等院校附属医院。
六、获准实习的外籍人员应当持《外籍人员参加中国医师资格考试实习申请审核表》、院校接受实习通知书、《外国人体格检查记录》到中国驻外使、领馆申请“X”字签证。
七、获准实习的外籍人员,应当在自入境之日起30天内,持有效护照、签证、院校接受实习通知书及健康证明,到实习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办理居留手续。
居留期满后,需继续在华居留的,可凭接受实习院校的公函,办理居留证延期手续。延期期限根据实习期限及参加实习满一年后的当年医师资格考试时间确定。
八、符合本通知第一、二条规定的外籍人员,申请参加中国医师资格考试,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卫生部颁布的《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在公告规定的期限内,到实习所在地的医师资格考试考点办公室报名,并提交相关材料。经审查符合报考条件的,由考点发放《准考证》。
九、取得中国医师资格考试《准考证》的外籍人员,方可参加中国医师资格考试。
考试成绩合格的,按规定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资格,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卫生部统一印制的《医师资格证书》。
十、已参加中国医师资格考试而未能通过的外籍人员,如果再次申请参加考试,并按照有关规定须重新进行实习的,应当按照本通知的要求重新申请实习。
十一、取得中国台湾地区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医学专业学历的外籍人员申请参加中国医师资格考试的有关问题另行通知。
十二、本通知印发前已取得中国医学专业学历并在提供外籍人员中国医学专业学历教育的高等院校附属医院接受专业训练,时间满一年的外籍人员,可以申请参加中国医师资格考试。
十三、从2002年中国医师资格考试报名开始起,接受符合本通知规定条件的外籍人员参加中国医师资格考试的申请



卫 生 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外 交 部
公 安 部
二○○一年九月三日


文化部关于出版社不要自行办理教材征订的通知

文化部


文化部关于出版社不要自行办理教材征订的通知
文化部


最近,中央领导同志指示,今年是实行教育体制改革的第一年,各部门都要为教育体制改革做些好事。要求出版印刷发行部门无论如何要确保在新学期开始时,使学生都能拿到课本。
大中专教材、中小学课本的出版、印刷、发行工作具有比一般图书更强的计划性和时间性,它涉及面广,满足率的要求高。为了实现“课前到书,人手一册”,历来规定由新华书店统一征订发行。各级新华书店在出版社的密切配合、支持下,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但是近来随着多渠
道发行局面的逐步形成,在课本发行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如某些出版社除通过新华书店按统一的部署布置征订外,还同时直接向一些院校办理征订批销。教材搞多渠道发行极易造成重复或漏订,还会给书店教材的日常备货带来困难,于保证教材供应不利。
教材发行工作必须改革。但此事牵涉甚广,需要调查研究、考虑周到才能进行。否则,出现脱节现象,势必造成不良后果。现在1986年春季教材的各项供应工作已在进行,不允许各行其是,贻误时机。为此,特通知如下:
一、要继续贯彻执行原教育部、原国家出版局和文化部颁发的有关教材发行工作的规定,大中专教材和中小学课本(包括作教学用的教学参考书),仍由各地新华书店统一征订发行,出版社不要自办征订批销。
二、已自行办理教材征订批销业务的出版社,都应从全局出发,将现在办理的情况通报有关新华书店,并在确保学校用书供应的前提下,协商妥善的解决办法。
三、各级新华书店要进一步改进教材发行工作,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为学校预订教材提供方便,要充实教材备货。学校预订、补订和调整订数,书店应尽一切力量帮助解决。应多设中小学课本供应点,以方便学校就近取书,应努力办好大中专教材的专业门市部。对学校多余的存书,书
店应按照规定予以收退和积极组织调剂。为了防止发生混乱,各书店之间,也不要跨地区发行。



1985年7月17日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总工会、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全市企事业单位工会经费由地方税务部门代收实施办法的通知

湖北省荆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总工会、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全市企事业单位工会经费由地方税务部门代收实施办法的通知




荆政办发〔2005〕3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屈家岭管理区,市政府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
  《市总工会、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全市企事业单位工会经费由地方税务部门代收实施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五年五月十七日

全市企事业单位工会经费由地方税务部门代收实施办法
(市总工会 市地方税务局 2005年3月4日)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推动我市工会工作和工运事业的发展,强化依法拨缴工会经费意识,根据我市实际,制订全市企事业单位工会经费由地方税务部门代收实施办法。
  一、代收工会经费的范围
  我市东宝、掇刀辖区内,除中省企业、垂直管理企事业单位、财政全额预算拨款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会经费仍按有关规定维持原缴拨办法外,其它不论是否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事业单位,应上缴市总工会的工会经费,工会筹备金统一由所在地地方税务部门代收。
  具体包括:各类企业,即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乡镇企业、街办企业、股份合作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实行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和财政差额预算拨款的事业单位;开业或设立满六个月仍未依法建立工会的企业、事业单位。
  二、代收工会经费的方法
  (一)计算基数
  工会经费的计提和划拨以缴费单位全部职工的工资总额为计算基数。
  1、全部职工是指在企业、事业单位中工作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劳动报酬的各类用工性质的全部人员,包括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和内部退养职工。
  外商投资企业职工应包括中方职工、港澳台方人员和外籍人员在内,其中外籍人员指在外商投资企业中工作,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脑力和体力劳动者。
  2、工资总额是指企业或单位在一个月支付给全部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补贴、加班工资和其他特殊兑现方式(如年薪制、结算手续费形式)支付的工资总和。工资总额不以经费来源、支付形式为依据,货币形式和实物形式支付的、工资科目开支的和非工资科目开支的、税前列支和税后列支的都应列入工资总额计算范围。
  3、“全部职工工资总额”为各企业、事业单位工会经费的计费依据,不得以“计税工资总额”为基数计提。
  4、对财务核算不健全,工资总额难以确定的单位,按照统计部门提供的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或全市最低工资标准作为收缴基数;建筑企业其工资总额难以确定的,主管地税部门按其经营建筑工程总量核定。
  (二)代收比例
  1、根据全国总工会、省总工会规定,凡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事业单位,地方税务部门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1%代收,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1%由基层工会留成。基层工会留成和上解工会经费比例,全国总工会、省总工会有新的规定时,按照新规定执行。
  2、对自开业或者设立之日起六个月仍未建立工会组织的单位,地方税务部门按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代收“工会筹备金”。
  (三)代收方式
  1、代收单位是指市地方税务局各直属分局(石化分局、塔影分局、浏河分局、东宝分局、掇刀分局等)。
  2、地方税务部门代收工会经费采取按月或按季代收。其中月工资总额在5万元以上的单位按月代收,月工资总额在5万元以下的单位按季代收。
  3、缴费期限为月度或季度终结10日内(外商投资企业为15日内)。各上解工会经费的缴费单位应在规定的缴费期限内向所在地地方税务部门填报《行政计拨和上解工会经费申报表》,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到所在地地方税务部门纳税大厅工会经费代收窗口办理缴款手续,并由代收单位开具《工会经费拨缴款专用收据》。
  4、在年度申报、缴费期内,可以采取预缴清算法,即每次缴纳可以按一定数额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多缴的部分抵作下年经费,少缴部分据实补缴,或者次年税务清算时予以补缴。
  5、地税部门代收的工会经费全额划缴市总工会。
  三、代收工会经费的管理
  (一)票据的领用和管理
  1、《工会经费拨缴专用收据》是代收工会经费的合法凭证,由市地方税务局向市总工会领取,比照税收票证加强管理,建立健全领用、发放、登记、结报等管理制度。
  2、缴费单位凭所在地地方税务部门开具的《工会经费拨缴专用收据》,作为单位财务记帐和税前列支凭证。
  (二)帐户的设立与管理
  1、市总工会在专业银行开设专门收入帐户并按有关要求加强使用管理。
  2、地税部门对代收的工会经费实行“专户存储、按季结算”的专项管理办法。
  (三)基层工会经费管理
  1、工会经费委托代收后,各企事业单位工会留用的工会经费仍按现行办法由单位行政直接划拨给同级工会。基层工会要坚持独立管理原则,单设帐户,实行工会主席“一支笔”审批。所在地地方总工会及其经费审查委员会要加大检查指导和审查审计力度,加强工会经费管理。
  2、缴纳工会筹备金的企事业单位依法建立工会后,税务部门代收的工会筹备金由市总工会一次性返还给基层工会。
  四、工会经费的清算和法律责任
  (一)根据《工会法》和有关文件精神,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减免工会经费。对撤销、关闭和破产的企事业单位,必须由单位工会提出书面报告,并附有关撤销、关闭和破产清算的文件及相关材料复印件,经主管工会审核,报所在地地方总工会同意后,由所在地地方总工会函告地方税务部门停收工会经费。
  (二)工会经费委托地方税务部门代收后,对欠缴、漏缴工会经费的单位,经查实后,依据《工会法》的有关规定,地税部门下达由市总工会签发的工会经费催缴通知书,并按有关规定每日加收5‰的滞纳金。对催缴无效的,地税部门将情况反馈市总工会,由市总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申请强制执行。
  五、代收工会经费的有关要求
  (一)市总工会按代收总额的一定比例拨付地税部门代收业务费。
  (二)代收工会费的具体操作办法由市总工会与市地方税务局确定。各县市参照本办法执行。
  六、本办法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